上图我市文博单位收藏的一只东汉圆雕石羊,红砂石质,硬度中等偏上,身长49厘米,高33厘米,宽20厘米,“体重”35.36公斤,保存完好,经鉴定为国家二级珍贵文物,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。
当时出土这尊石羊的东汉墓葬被定名为“红缨东汉崖墓”,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判断,这是一座属于东汉中晚期距今近2000年的墓葬。如果以内江从东汉建置“汉安县”开始计算,这只石羊应该算得上与我们身处的这座城市同龄的第一代“居民”。
这只石羊,没有附着任何背景,采用完全独立的立体造型圆雕手法加工而成,石羊造型逼真,体态壮硕,躯干饱满,健劲有力。四肢蜷踞,匍匐正卧,羊头昂立右转,胡须垂落附身,两侧羊角盘曲,两耳紧贴头部,羊尾附臀,全身部位块状分布明晰。头顶凿直径3厘米、深6厘米圆孔,即作插放摇钱树之用。
整只石羊以静卧憩息取势,气象浑厚传神,刻画真实,手法洗练。创作石羊的汉安先民们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精湛的技巧,抓住形态特征,以静态为主,卧羊回首上昂之际,又富于灵动情趣。刀工凿痕,分布有序,技艺纯熟。堪称东汉石雕精品。
对古物收藏鉴赏颇有造诣的鲁迅先生曾有这样的评价:“惟汉(代)人石刻,气魄深沉雄大”。
汉安文化是地方文化,至于它跟巴蜀文化有什么区别,巴蜀文化是包括巴文化和蜀文化,是最早的四川建制文化,也就是原四川省地域文化。我们将巴蜀文化中的一部分剥离出我们的内江文化,并形成特色,也就是我们的汉安文化即现今的大千文化。地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元素和组成部分,中华文化哺育了地方文化,地方文化也推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。
内江之所以能产生像张大千这样的艺术巨匠,与内江源远流长的艺术传统分不开,而“汉安文化”则是内江文化的重要根茎。
汉安县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。我们的祖先曾经在这块土地上创造过灿烂的文化。一些物质形态的文化通过墓葬的形式得以保存。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文物普查、考古发掘、建设开发等活动,陶俑、画像石棺、画像题刻、汉砖等一批浓缩了内江汉文化精髓的文物相继出土。